当生活失去平衡时,问自己三个问题恢复平衡

聆听版👂

首先了解到,生活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平衡,然后失去平衡,然后恢复平衡,然后又失去平衡,然后再次恢复平衡,生命就是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

没有永恒不变的平衡,也没有永恒不变的不平衡,生命总在不停地变化中,变化是生命的本质。

认清生命的这个基本实相很重要,因为我们经常会遭遇失衡,而我们很多人在遭遇失衡时会谴责自己,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而造成了失衡。但是,这样做对自己其实是很苛刻、很残忍的,因为我们在要求自己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且因为自己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而谴责自己。

但是,这个任务本来就是不可能完成的啊!因为生命本来的样子就是在平衡和不平衡中不断地动态演进,我们又怎么可能去改变生命的这个本来面目呢?

“一直保持平衡不变",实际上是我们内在仍然是孩子的那个部分幻想出来的一个幻境,看上去很美好,实际上却给我们制造出痛苦。成长、成熟,意味着我们要迈进生命的实相里。

当生活失去平衡时,认识到,这是正常的,生命本来就是如此,生活就是会失去平衡。简单地接受这个事实,然后,让能量移动到下一步。

需要了解的是,当我们抗拒失衡时,能量便会卡住;而当我们欣然接受失衡时,能量便能自由地往前流动。

在很长时间的观察以后,我发现“失衡和重新恢复平衡”是人生要面对的几乎最重要的几个基本主题之一,因为我们几乎一生都会经历这个过程,而如何处理好它,将极大地影响我们对人生的观感和我们在生活中的状态。

对于失衡,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第一种,我们可以听之任之,由它自然恢复平衡。这种方式,我个人的体会是,往往会耗费比较长的时间,并且在过程中我们也可能在失衡中越陷越深。

后来我领悟到另一种方法,也是现在我自己更常采用的方法,那就是让自己更主动、更有意识地参与到生命这个“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动态过程中。让意识在其中扮演充满活力的角色,这样我们不仅能从失衡中较快地重新恢复平衡,而且我们的意识能从中学习,获得成长。

我个人的生命到目前为止经历过很多很多轮的“平衡-失衡-再平衡”的过程,在这里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在失衡的时期会问自己的三个问题,它们实际上是三个静心式的自我探询(meditative inquiry),我说它们是静心式的,是因为它们不是头脑的抽象化思考或哲学化的探询,而是体验性的、存在性的,是当我们全身心地去感受问自己这三个问题时,在我们内在引发的激荡。这三个自我探询,既简单又有力,能够帮助我们在失衡时重新找到平衡。

三个自我探询

1 我真正享受的是什么?What do I really Enjoy?
2 我真正看重的是什么?What do I really Value?
3 哪些事物能帮助我恢复平衡?How do I balance myself?

1 我真正享受的是什么?

我真正享受的是什么,或者说带给我喜悦的是什么,是我们要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

失衡的一个重要症状,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找不到喜悦的感觉,我们不开心,我们对生活没有热情。所以恢复平衡的第一步,就是要问自己,什么能带给我喜悦,我真正享受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不一定能立即找到答案,虽然它的答案很可能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失衡中我们往往看不见显而易见的东西,尤其是当失衡已经持续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但我们必须问自己这个问题,因为它是一个方向,它是我们的心在校准,在重新设立意图,而这个重新设立的意图会引导我们的能量往找到喜悦的方向而去。有一些问题之所以有威力,就是因为它们能够让我们的心重新校准意图,发送正确的意图(intention)。

在恢复平衡的过程中,意图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正确的意图会引导我们的能量走向正确的方向,从而使我们发生正确的行为。

前面我们讲到失衡的一个重要症状是喜悦的缺失,那么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在生活中有意识地重新纳入喜悦来恢复平衡。同时喜悦也是一个我们很容易感受到的感觉,有时候与其说是恢复平衡,不如说是我们重新去找到喜悦更能让我们有实际的恢复平衡的体验。

那么如何找到喜悦呢?要非常诚实地面对自心。有时候那些真正让我们喜悦的恰恰是被我们所评判的、所抗拒的。诚实意味着你不再用头脑里设想的那些“应该喜悦”来糊弄自己,而是真正地聆听自己,去感受自己在什么时候是轻松的、自由的、开心的。

也要允许自己喜悦。有时候我们没有喜悦,并不是因为没有能让我们喜悦的事物,而是我们不允许自己喜悦,我们不允许自己去接触能够让我们享受的事物,我们对自己有许多评判。所以允许自己喜悦,允许自己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喜悦方式,这些方式在别人眼里可能是无厘头的、愚蠢的,但只要它们能带给你喜悦,就允许自己去做它们。

找到自己的喜悦,也是我们在与自己发展一份亲密的关系,我们真正去看见、去关心这个被称为“我”的人,这个不完美但是很真实的人,他/她喜欢什么,什么能让他/她开心,这份亲密感也是让我们从失衡中走向平衡的关键之一。有时所谓的失衡,就是因为我们太过于把能量投入到外在而忽略了关心真正的自己。

所以重新回到自己,重新去发现那些自己真正享受的,那些真正能带给自己喜悦的。




2 我真正看重的是什么?

失衡的第二个症状,是我们进入到一种持续性的上瘾状态中。它可能是我们对别人的评价上瘾,对购物上瘾,对小视频上瘾,对甜食上瘾,对某一种爱好上瘾,对关系和社交上瘾……

上瘾的品种千千万万,但其本质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进入到一种“必须要有什么”的超依赖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中,我们的力量变得非常萎缩,精神也很萎靡。

面对这种状态,我们要问自己第二个问题:“我真正看重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我们能把能量聚焦到对自己而言真正有价值的事物上。这里有一个需要看到的点,就是即使我们在上瘾状态中,我们内在仍然有智慧的那部分,它一直都在,在等着我们与它连接,只是失衡中的我们暂时与它失联了,缺的只是怎么重新连接上它,怎么去启动它。

那么,“我真正看重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就能帮助我们去启动、去重新连接上内在智慧的部分。上瘾其实就是我们把时间和能量花在了那些并没有那么值得的事物上,我们知道自己在浪费时间,所以感到惭愧、自我谴责。而上瘾之所以会形成,除了一些生理上的原因,其中有一点就是我们没有真正去洞察哪些才是自己真正看重的。

社会鼓吹的价值未必真地有价值,有时候所谓的失衡,就是我们远离了自己内心真正看重的价值,而沉迷到社会催眠我们的价值中。而如果我们问自己这个问题:“我真正看重的是什么?”,那么我们就能从催眠中醒来、重新站立到自己的力量位上,而连接上自己的力量,就是我们从失衡中走出来的最好的拐杖。

我真正看重的是什么?真地去感受,去感受自己在做哪些事时内心会有真正的满足感,允许自己可以去做它们,允许自己可以从匮乏感中走出来。




3 哪些事物能帮助我恢复平衡?

第三个问题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要说一下我是如何发现它的。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曾经对失衡和再平衡的发生相当无知无觉,当失衡发生时,我是被动承受;当再平衡发生时,我也是被动接受。

不过在很多很多次这样的发生之后,有一天我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我从失衡恢复到了平衡呢?”这里面一定是发生了些什么、我做了些什么,然后那个平衡发生了。只是,当时在我做那些时,我并没有意识到它们对我恢复平衡有帮助。

所以在这样的自我探询下,我开始去观察哪些事物和行为对我恢复平衡是有帮助的。比如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大自然里散步、徒步、写日记、增加吃水果、静坐等等。

当然我以前也做这些事,但那时我不是从“恢复平衡”的视野下去做的,但当我意识到“平衡-失去平衡-再平衡”几乎是贯穿人生全过程的一条主线时,我开始重视起主动恢复平衡,开始有意识地从恢复平衡的视角出发,去进行我的行为。

那很有趣的是,这打开了我的视野,很多事情都和我想的不一样。例如过去我会觉得恢复平衡更多地与心理因素有关,那么我可能就会通过心理调节的方式来恢复平衡。

但当我真正去测试和观察,我发现恢复平衡其实是一种身心整体的运作。我有时候就是会测试“如果我有意识地增加散步会不会让我更快地恢复平衡”,然后我发现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散步、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就能很自然地调节身心,都不需要通过大脑,不需要思考。

当然我也会增加与内在有连结的活动,比如写日记、读一些非常与内在连接的书,那我发现这些对恢复平衡非常有帮助,而且我也发现,失去平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我们与真实的自己失去了连接。

所有这一切汇合起来,我发现从失衡恢复到平衡,其实是很快的,至少它远比我以为的要快。

这是一个让我既惊讶又欣喜的发现。因为我曾经以为失衡和平衡都是生命在我身上的发生,而我只能被动接受、无法做什么。但我的实验告诉我,我们完全可以与生命展开合作,那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违逆生命的发生(就像我们不是去抗拒失衡的发生),而是欣然接受这个发生,然后让自己更主动地、有意识地参与到生命的这个动态过程中,让意识在其中扮演充满活力的角色。

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在自己身上培养过很多好习惯,比如:运动、阅读、静心等等。那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当你进行这些时,引入恢复平衡的视角。这很重要,因为我们一生中会发生无数行为,而不管它们是什么,它们都会在“平衡-失去平衡-再平衡”的大背景中发生,所以我们要去发展自己的行为与这个大背景的关系,这就好像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平衡-失去平衡-再平衡”这条主线贯穿在我们的生命中,而我们也完全懂得如何与它合作。

如此我们对人生就会有一种放松发生,我们不再对抗生命,而是与生命展开合作。

而在恢复平衡的过程中,去问自己“哪些事物能帮助我恢复平衡?”,也能够让我们在生命中恢复一种天真的好奇心,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探索生命,而这份探索是充满活力的,当我们进入到这种活力中,我们也就开启了新一轮的平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